1、俯饮一杯酒,仰聆金玉章。——韦应物《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》
2、为我引杯添酒饮,与君把箸击盘歌。——白居易《醉赠刘二十八使君》
3、放眼暮江千顷,中有离愁万斛,无处落征鸿。——杨炎正《水调歌头·把酒对斜日》
4、主人有酒欢今夕,请奏鸣琴广陵客。——李颀《琴歌》
5、无花无酒过清明,兴味萧然似野僧。——王禹偁《清明》
6、便角枕题诗,宝钗贳酒,共醉青苔深院。——吕渭老《薄幸·青楼春晚》
7、盘飧市远无兼味,樽酒家贫只旧醅。——杜甫《客至》
8、少年把酒逢春色,今日逢春头已白。——欧阳修《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》
9、各守麋鹿志,耻随龙虎争。——李白《山人劝酒》
10、何当重相见,尊酒慰离颜。——温庭筠《送人东游》
11、酒阑更喜团茶苦,梦断偏宜瑞脑香。——李清照《鹧鸪天·寒日萧萧上琐窗》
12、约何时再,正春浓酒困,人闲昼永无聊赖。——贺铸《薄幸·淡妆多态》
13、把酒祝东风,且莫恁、匆匆去。——王安石《伤春怨·雨打江南树》
14、我醉歌时君和,醉倒须君扶我,惟酒可忘忧。——苏轼《水调歌头·安石在东海》
15、请君试问东流水,别意与之谁短长。——李白《金陵酒肆留别》
16、何时一樽酒,重与细论文。——杜甫《春日忆李白》
17、新寒中酒敲窗雨,残香细袅秋情绪。——纳兰性德《菩萨蛮·新寒中酒敲窗雨》
18、寒食后,酒醒却咨嗟。——苏轼《望江南·超然台作》
19、酒未开樽句未裁,寻春问腊到蓬莱。——曹雪芹《访妙玉乞红梅》
20、兰陵美酒郁金香,玉碗盛来琥珀光。——李白《客中行》
21、发短愁催白,颜衰酒借红。——陈师道《除夜对酒赠少章》
22、此时却羡闲人醉,五马无由入酒家。——白居易《早冬》
23、色侵书帙晚,阴过酒樽凉。——杜甫《严郑公宅同咏竹》
24、脱鞍暂入酒家垆,送君万里西击胡。——岑参《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》
25、高馆张灯酒复清,夜钟残月雁归声。——高適《夜别韦司士》
26、少日春怀似酒浓,插花走马醉千钟。——辛弃疾《定风波·暮春漫兴》
1、昨夜更阑酒醒,春愁过却病。——李璟《应天长·一钩初月临妆镜》
2、何当载酒来,共醉重阳节。——孟浩然《秋登兰山寄张五》
3、中军置酒饮归客,胡琴琵琶与羌笛。——岑参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》
4、无聊成独卧,弹指韶光过。——纳兰性德《菩萨蛮·新寒中酒敲窗雨》
5、唤起谪仙泉酒面,倒倾鲛室泻琼瑰。——苏轼《有美堂暴雨》
6、此中有真意,欲辨已忘言。——陶渊明《饮酒·其五》
7、记得别伊时,桃花柳万丝。——纳兰性德《菩萨蛮·新寒中酒敲窗雨》
8、花时同醉破春愁,醉折花枝作酒筹。——白居易《同李十一醉忆元九》
9、暮从碧山下,山月随人归。——李白《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》
10、红叶晚萧萧,长亭酒一瓢。——许浑《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》
11、催花未歇花奴鼓,酒醒已见残红舞。——纳兰性德《菩萨蛮·催花未歇花奴鼓》
12、小酌酒巡销永夜,大开口笑送残年。——白居易《雪夜小饮赠梦得》
13、笑尽一杯酒,**都市中。——李白《结客少年场行》
14、欲持一瓢酒,远慰风雨夕。——韦应物《寄全椒山中道士》
15、不怕风狂雨骤,恰才称,煮酒笺花。——李清照《转调满庭芳·芳草池塘》
16、仗酒祓清愁,花销英气。——姜夔《翠楼吟·淳熙丙午冬》
17、被酒莫惊春睡重,赌书消得泼茶香,当时只道是寻常。——纳兰性德《浣溪沙·谁念西风独自凉》
18、门掩落花春去后,窗含残月酒醒时。——石象之《咏愁》
19、料峭春寒中酒,交加晓梦啼莺。——吴文英《风入松·听风听雨过清明》
20、笙歌散后酒初醒,深院月斜人静。——司马光《西江月·宝髻松松挽就》
21、自歌自舞自开怀,且喜无拘无碍。——朱敦儒《西江月·日日深杯酒满》
22、南北山头多墓田,清明祭扫各纷然。——高翥《清明日对酒》
23、莫辞盏酒十分劝,只恐风花一片飞。——程颢《郊行即事》
24、寄语东阳沽酒市,拼一醉,而今乐事他年泪。——朱服《渔家傲·小雨纤纤风细细》
25、买花载酒长安市,又争似、家山见桃李。——欧阳修《青玉案·一年春事都来几》
26、烟笼寒水月笼沙,夜泊秦淮近酒家。——杜牧《泊秦淮》
1、东园载酒西园醉,摘尽枇杷一树金。——戴敏《初夏游张园》
2、主父西游困不归,家人折断门前柳。——李贺《致酒行》
3、唯愿当歌对酒时,月光长照金樽里。——李白《把酒问月·故人贾淳令予问之》
4、葡萄美酒夜光杯,欲饮琵琶马上催。——王翰《凉州词二首·其一》
5、晴烟漠漠柳毵毵,不那离情酒半酣。——韦庄《古离别》
6、漫惹炉烟双袖紫,空将酒晕一衫青。——纳兰性德《浣溪沙·伏雨朝寒愁不胜》
7、花光浓烂柳轻明,酌酒花前送我行。——欧阳修《别滁》
8、归帆去棹残阳里,背西风,酒旗斜矗。——王安石《桂枝香·登临送目》
9、天下英雄,使君与操,余子谁堪共酒杯。——刘克庄《沁园春·梦孚若》
10、漉我新熟酒,只鸡招近局。——陶渊明《归园田居·其五》
11、雨暗残灯棋散后,酒醒孤枕雁来初。——杜牧《齐安郡晚秋》